病危小伙欲捐遺體,紅會:不上門登記。湖北小伙張琪病情危重,欲捐遺體,“很多人幫過我,我也想回報社會”。與武漢紅十字會聯繫,對方說,要自己來填表,不提供上門服務,張琪很受傷。紅會解釋:人手港式飲茶緊張確實無法上門服務;當天接線的非正式員工,是志願者。目前已派人探望。(11月14日《雲南信息報》)
  病危之際,懷著對生命的無限嚮往和回報社會的良好初衷,做出捐贈遺體的打算,對任何一個當事人而言,需要的是溫暖的關懷和良善的敬意。但是一句“要自己來填表,不提供上門服務”,姑且不說讓一位病危者上門填表的不現實,單就這句冷冰冰的話而言,的確讓人“很受傷”,同時也再次把公信力本就孱弱的紅十字會再次拉入洶涌輿論的圍觀中,陷入極大的被動境地。紅會的解釋倒也迅速,從內容來看,一是表述了“人手緊張”的客觀原因,二是用志願者撇找房子清了事情與其正式員工的關係,三是已經表達了親切的“探望”。只是此番解釋,依難給“捐贈遇冷”一個交代。
  從媒體對當地紅十字會的採訪看,人手緊張確實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但是人手緊張就足以成為冷冰冰如“要自己來填表,不提供上門服務”的理由嗎?就這句話本身而言,除了傳達出“服務”不周全外,讓人更“裝潢受傷”的是對捐贈者的愛心遭遇冷冰冰,一個直接的質疑是,如果真是人手緊張到連為一個病危者送達表格服務的時間都沒有,為什麼在媒體曝光後,就有領導迅速到場服務呢?為什麼非要等到媒體的曝光後,才見到領導的重視,才見到人道主義的關懷呢?
  雖然在各地的遺體捐贈條例系統家具中,確實大多都有一條“捐贈人到登記機構去填表”,但是在下麵同樣赫然寫著“可以要求登記機構上門登記”,既然這是寫在捐贈條例的內容,作為承擔此項社會服務的紅十字會,怎麼可以用“人手緊張”來搪塞呢?而且上門登記也不是什麼“提供上門服務”,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尊嚴的敬畏,遺憾的是,這本是紅十字會應有的服務意識,卻從頭到尾都看不出來。
  “當天接線的非正式員工,是志願者”,這的確是陳述了一個當天的事實,但在同時也讓人感覺到突兀,這是在撇清關聯,還是要否認志願者的服務呢?我們或許可以相信正式員工可以做出不讓人“很受傷”的服務,但是志願者的不成熟跟紅十字會的失責是不是也有關聯呢?紅十字會作為從事人道主義的社會救助團體,除了提供積極的人道救助外,積極培養志願者也應該是重要融資工作內容,如果志願者的工作讓捐贈者很受傷,紅十字會是不是應該對志願者培養做出深刻的反思呢?
  根據最近的消息,“很受傷”的捐贈者張琪已經表示了理解,並表示不會改變捐贈的初衷,同時也表達了“捐贈流程和手續能更人性化”的期望,真心期望“捐贈遇冷”從此不再重演。
  文/高亞洲  (原標題:捐贈遇冷,僅是“人手緊張”的問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v38jvva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